有機檸檬雪葩 organic lemon sorbet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- August 11, 2013 有機檸檬雪葩 從相熟的有機農場買來本地有機檸檬,外型跟平常買到的都很大差異,它們成熟時還是青綠色的。有時還可以長到拳頭般大,真正是樹上熟!最愛它連皮都夾雜著青檸的清香。天然生長的檸檬比平常買到的皮厚一點,味道亦很不同。這次農場主人留給我都是正常size。至於檸檬葉,則早幾天已用來煮泰式冬陰功湯了! 參考了外國食譜,這次嘗試把果皮同煮,令雪葩除了甜和酸,更加添果皮香及點點苦澀味。因為家中食家不愛吃果皮,果皮粒煮完糖水便丟掉了,若不然可以留在雪葩裡,有粒粒咬口。若連一點點苦澀都不能忍受的話,則索性不加果皮在糖水裡。 這個雪葩跟平常吃到的分別,除了酸度不同,還有特別的檸檬混合了青檸的味道。用來做飯後甜品最適合!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
牛油果發芽了! - December 09, 2013 已長到一尺多高的牛油果 自己很愛吃牛油果,常買來做沙津、做 smoothie、牛油果醬,每次吃完都要丟掉大大顆的核,有一次突然想想,其實牛油果可不可以自己種呢? Read more
近期最愛 - 純素杏仁奶 / 核桃奶 Vegan almond milk / walnut milk - June 08, 2019 自家製核桃奶 English version below 自從因為健康原因開始研究 vegan 飲食之後,大部份時間都喝植物奶。近年有些鬆懈了,喝多了牛奶,做麵包、沖咖啡也多用了牛奶,真的腸胃容易不舒服。所以,還是儘量避開,轉向植物奶。 Read more
閱讀小記《金色聚落》- 給到九份及金瓜石的愛書人 書本推介 - October 21, 2019 《金色聚落:記金瓜石的榮枯》- 賴舒亞 在書展遇上這本今年初出版的新書,以散文形式記述作者童年時住在金瓜石的回憶、成長過程聽長輩們口述的故事,及長大後返家鄉尋根、對金瓜石未來的期昐,想起曾到訪過那條安靜的小村落,及在村口帶路的狗狗(見之前的文章 Somewhere in time - 金瓜石 | 祈堂小巷 ) ,馬上就買了。 最近書隊終於排到了它,一口氣看完了。可恨是,我沒有在去金瓜石之前好好閱讀有關的歷史,只簡略的看過介紹,行程也編得倉促,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。去的時候,還純粹因為九份已經去過、也嫌太商業化,所以就到這周邊的金瓜石。跟香港朋友說起,絕大部份只聽過九份,或者附近跟礦山脈有關連的貓村猴硐、陰陽海、黃金瀑布。 讀畢這書,才知道兩者雖同屬瑞芳區,都是由礦業所發展來的村落,人文與歷史卻很不一樣。原本金瓜石地名才是九份, 1933 年政府把區名改為「金瓜石」,而原本九份分區是叫「焿仔藔」。作者作為金瓜石本地人,對這兩地方經常外界混在一起甚至被誤認,表逹無奈。甚至連電影拍攝場地也把兩地地名混淆了,所以在書末,作者也細心的把所有場景的確切地址列出來。不過也如作者所說:「九份與水湳洞,如同金瓜石的左鄰右舍」 ( 水湳洞就是已荒廢的十三層煉銅廠遺址 ) 。 電影場景的確實地點 九份跟金瓜石因為管治單位不同,到現在發展差別很大,九份人氣有多高,問問香港人就知道。相反金瓜石如果不是有黃金博物館,好多遊客也不會去,而且除了黃金博物館、礦坑園區外,就是一條安靜的村落,跟遊人擠滿山城小路的九份差天共地。我很慶幸能隨緣的在這裏渡過一個安靜的下午。 近年有年輕一代回去辦民宿,期望振興村落的經濟,重新發展旅遊,作者也花 費 心思訪尋了這些民宿主人。我上次旅程中也到過一個民宿喝咖啡,當時對這村落認識還淺薄,只感覺如走入荒廢之城,留下一絲曾經繁華的暗記,就像走入時光機。 從本山五坑看的景色,左邊是黃金博物館,右邊過橋可以走到村落及無耳茶壺山步道 書中介紹了村中地標並帶出相關的故事,譬如高低三層橋並立的 「水圳橋」 ,連繫著一個作者童年時母親所說的故事,關於那個年代被傳統枷鎖牢牢捆綁著的女性們悲慘故事,記在 < 橋的另一邊 > ,是全本書最觸動我的。 還有當... Read more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