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khara
走完 Poon Hill 4 天行山之旅 (見前文),吸飽了喜馬拉雅山清淨的靈氣,回 Pokhara 住了一晚。很慶幸我們決定加快腳步早一天下山,第二天一早就能開車到 Pokhara,輕鬆休息一下。
|
酒店眺望 Phewa Lake 的景觀 |
Pokhara 沒有甚麼特別規劃行程,都主要是 hea,按摩、吃、逛逛湖邊,選了能望見湖景的酒店,從偌大的酒店房間已能看到 Phewa Lake。天氣好的話,我估計應該應該很美,可惜的是我們住的兩天都煙霞濃密,看不清遠景,再加上湖邊沿岸的鐵皮屋、建築地盤,有點煞風景。
|
Pokhara 的 Third Eye Restaurant |
漫步走到附近一間吃傳統尼泊爾菜的餐廳,菜單種類選擇多,可以試試 Thakali 菜式,起源自原居住在靠近喜馬拉雅山區 Mustang/ Dhaulagiri 的民族。我們到訪這天,環顧整個餐廳只有我們兩個顧客,侍應常常走過來打招呼、問問食物如何,之後回到他的收銀櫃位,繼續跟他的同事聊天。很寫意的一份工啊。
加德滿都
起程回到加德滿都,陪陪老公去各大景點。雖然多年前已經去過,但旅行時在不同時間、跟不同的人、到同一個地點,也可能有新的角度和發現。除了Durbar Square、Boudhanath Stupa (博拿佛塔/ 大白塔) 、Swayambhunath
Temple (猴廟) 等各主要景點外,在此記錄一下較少人留意到的地方。
|
Garden of Dreams - 這是紫紅色的狼尾草 (purple fountain grass) 嗎? |
Garden
of Dreams - 加德滿都的世外桃源
完本打算從酒店步行到 Narayanhiti Palace Museum,因此順道經過了 Garden of Dreams。這座花園屬於Thamel 區內,遊客區走過來不用5分鐘,在黃沙飛揚的加德滿都市是一股清泉。而原本想去的 Narayanhiti
Palace Museum, 星期二、三都休息,唯有折返入了
Garden of Dreams。
|
有樹蔭的草地,可以睡個午覺 |
|
仿照英式園林設計 |
事實上,從踏出 Tribhuvan 機場那一刻,我有點驚訝於市內的路面狀況,有風吹過或車輛經過時沙塵滾滾,無法呼吸,下雨時則變成泥濘沼澤。當地人說,路面狀況如此惡劣,是自從2015年地震後開始,修葺工程緩慢,連他們也有點怕這樣的市中心。所以在加德滿都內有這個放眼是綠草、鮮花的空間,正如名字 Garden of Dreams 一樣,真有如進入了夢境。
|
各種奇花異草 |
|
充滿禪意的樹根牆 |
|
恬靜的另一角,看着水池的長椅 |
花園本是陸軍元帥 Kaiser Sumsher Rana 皇宮的花園,他到訪英國後決定,在家鄉興建一個屬於自己的英國 Edwardian式花園。花園在他死後曾經荒廢多年,直至 2007年重新修復部份,變成如今樣貌。花園內的餐廳 Kaiser Café 景觀是一流的,又同時能遮蔭,所以很受歡迎,來回兩次都坐滿西方遊客。幸運覓得戶外座位,太陽傘下避避暑,同時可以欣賞眼前的一片綠色。食物質素是不錯的,不過價錢在當地物價指數來說比較貴,兩人午餐共港幤260元。
如果看累了形形式式藏傳佛教、印度教建築,來這裏可以換個角度洗滌心靈。
Himalayan Java Coffee - Bouddha
|
Boudhanath Stupa 與五色風馬旗 |
|
旁邊一個重要的廟宇 Guru Lhakhang Monastery |
|
大白塔上的白鴿與紅衣僧人 |
這個咖啡店位於 Boudhanath Stupa 旁,品牌在當地算是大型連鎖咖啡店,單是加德滿都市內已有數間分店,甚至有自己的咖啡師訓練學校。特別之處,是他們100% 選用當地自家莊園、尼泊爾 Fikkal 區種植的咖啡豆,因為出產量不多,比較少出口,市場上非常罕有。有興趣可參考 Himalayan Java Coffee 官網或這篇介紹尼泊爾咖啡特點的文章。
|
Himalayan Java Coffee 的景觀 |
菜單上的選擇也不少,而 Boudhanath Stupa 的分店,裝修用了暖色調木材、紅磚牆,窗邊位置很舒適。最重要是,這裏可以坐在室內,慢慢喝著咖啡欣賞 Boudhanath Stupa,看著遊人一圏一圏的經過,偶而白鴿群圍繞白塔飛翔。其實塔外的環形街道已經非常商業化,走一圏全是紀念品店和咖啡店。不過論咖啡質素和舒適度,這間算是很不錯。
The
Taragaon Museum
Boudhanath
Stupa 附近有個地方,也值得走去看看,就是約步行10分鐘的 The
Taragaon Museum。說少少歷史和建築概念,博物館本身由旅館活化而成,建於1973年,給當時的西方遊客入住。設計師是60年代以聯合國市政規劃專家身分來尼泊爾的建築師 Carl Pruscha 。每個圓筒形的單元就是一個房間單位,剛好放到一張床及簡單傢俬,超大圓形窗提供充足的自然光,有點禪室的感覺。而整個建築物物用了傳統羅馬建築 barrel vault (隧道型拱頂) 的建造方法,因此能在短時間內建成,紅磚的物料也能有效隔熱。看看舊照片,有點像近年提出的水管屋,我的疑惑只是,如何裝窗簾呢? 私隱度很低啊…
博物館的展品也很高質素,最令我入迷是 70-80年代不同藝術家的描繪加德滿都的手繪圖。在相機未普及的年代,這些都是珍貴的街頭 snapshot。當年在學校也有密集練習過鋼筆手繪圖,能短時間有效捕捉重要細節和比例不容易。可惜沒有拍照,想看可以去官網
旅館的舊照片: http://taragaonmuseum.com/agallery/taragaon-hostel/
重建中的 Lohan Chowk 羅罕宮院
|
前身是舊皇宮的 Hanuman Dhoka Durbar Museum |
Durbar
Square 是重要景點,網上、旅遊指南都有許多資料,也不到我多說。只是2015年地震過後,許多建築物都損壞了,對比N年前的印象,及遊客的數量,有頗大差異。
其中位於 Hanuman Dhoka Durbar Museum 內的 Lohan Chowk 羅罕宮院,四角的高塔都倒塌了,我們好奇地跟著當地導遊入內參觀 (平常好像不對外開放)。只見在重建中的工程可以窺探一下那時精細的建築細節,看最新資料,其中兩個塔已修復完成,而最大的九層塔Basantapur 還在修葺中。
|
Lohan Chowk 復修中的棚架 |
|
Lohan Chowk 庭院的四邊也有加固物 |
Comments
Post a Comment